(照片為跟政大團共遊時的騎馬打仗^^)
【改變孩子一生的5個好習慣】
1. 健康
2. 正向思考
3. 和自己對話
4. 終生學習
5. 感恩
現代小孩的生活和大人一樣,資訊超載、誘惑超載,
造成選擇太多、時間太少,孩子習慣藉口、拖延與抱怨。
沒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建立好習慣的父母,對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,
造就了沒有生活能力、缺乏責任心、消極負面的下一代。
命好不如習慣好,5大影響孩子一生的習慣,3步驟今天就建立。
楊定一、李偉文‧‧‧五大黃金講師,分享習慣教養心法。
父母習以為常的不當教養習慣,如何停止再複製。
文‧黃惠如
全文轉載自《康健雜誌‧2012年4月‧第161》P.142-152
『投進一球也是上帝的恩典。』23歲的林書豪首次拿下25分7助攻,打破NBA紀錄,比賽一結束他急著和牧師分享,他有多感恩。
堅強的求勝意志,不放棄從小的夢想,每天至少6小時的苦練,固然是林書豪的成功方程式,但謙卑、感恩的習慣,讓林書豪一夕爆紅也不膨脹自我,輸球也不垂頭喪氣。
楊元寧,王永慶的孫女在念哈佛大學時當平面模特兒打工,她總是從紐澤西開車、提衣服,去紐約一次次試鏡,一次次被挑選、被挑剔不夠漂亮的殘酷,後來她當上《teen vogue》的模特兒、也走上紐約時尚週的舞台。
楊元寧的父親、長庚生技董事長、暢銷書《真原醫》的作者楊定一說,正向思考的習慣影響人最深,最需要從小培養。有了正向思考的習慣,未來即使面對挫折、磨難來襲,孩子都能看到正面,未來人生就有指南針。
誘惑過剩的年代,更需要習慣把持
現在的小孩每天都有太多選擇,太多唾手可得的東西,永遠都有更娛樂、更強大的刺激,吸引著他們。
因為嬰兒潮正是史上最富裕的一代,澤被他們的子孫是生活最優渥的兩代,父母非常願意、非常捨得給孩子最多、最好。
資訊超載、物質誘惑超載,正衝擊著家庭生活。事實擺在眼前:
●螢幕支配了兒童七省的時間。台灣兒童每週平均上網達15小時,僅次於巴西,全世界第二。
●兒童過胖節節升高。每四個孩子就有一個過重或肥胖。
●孩子覺得煩惱無處訴,家庭沒有溫暖。兒福聯盟調查,三成八的小孩覺得家庭冰冷無溫暖。
●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,台灣卡債中有五分之一是年輕人所貢獻。
父母必須步步為營,和孩子同一陣線,建立屬於自身價值的習慣,才能閃避諸多陷阱。遺憾的是,現代不均衡的教養,偏重智育發展,父母忘了或沒有時間和小孩一起建立好習慣,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創會理事長蕭慧英感嘆。
蕭慧英說,小孩出生後,父母只希望他吃好、睡好、快樂就好,但到了學齡之後,就在分數中競逐,孩子長大,就忙著為了生存、謀生而儲備競爭力。父母卻忘記了和孩子好好吃頓飯、陪孩子打場球,也是重要的事。『有誰像林書豪的爸爸一樣陪他打球?』本身是『豪迷』的蕭慧英說。
任何一本成功人士勵志書都教你成功是習慣,健康也是習慣;慢性病在日本稱為生活習慣病;正面思考,處理自己的情緒,也是習慣。就算要孩子找到天命,也要正確磨練自己,建立良好習慣,才能聽見內在的聲音。
習慣一定要在家庭養成
習慣不需要意志力與毅力,不費力就能自動化做出好行為,如同刷牙一樣,『不費力』自動發生當是一大利多。
當孩子持續一個好行為夠久,成為習慣後,便能在『不受監督』下表現出來,孩子也就更能用更多的認知資源,去做必須集中注意力、努力達成的事。
雖然一想到習慣,我們想到的就是壞習慣:咬指甲、拖拖拉拉、撒謊等。
但國內習慣心理學先驅、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柯永河認為要談習慣就要談『建立好習慣』,好習慣就是一種規律行為,持續的讓自己快樂,幫自己解決問題,預防未來發生問題,也讓別人快樂,幫別人解決問題,預防未來和別人發生問題。福澤諭吉在《教育論》提到:『家庭是培養習慣的道場。』
幼兒如幼雛,在窩巢裡學會刷牙、吃飯、排便等習慣後,生活上如飲食、運動,乃至於學習,家庭形成孩子最初的架構。之後,孩子也在家庭學會悲傷,學會忍耐、克制自己,家庭也幫助他們學習面對挫折、醜陋人性和死亡。
哪些好習慣最重要?
習慣百百種,『康健』綜合專家意見,統正生活、學習、愛三個領域裡的5個習慣影響孩子一輩子,建議父母一定要從小幫孩子建立。
●生活:維持健康的習慣,包括飲食與運動。情緒處理的習慣如正面思考與自己對話。
●學習:終身主動學習的習慣。
●愛:感恩的習慣。
(未完待續)
留言列表